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第1期简报
【动员教育】
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
在大巴山干部学院顺利开班
7月26日上午,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在大巴山干部学院顺利开班。广安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婷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大巴山干部学院副院长王全明出席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词,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李沂茗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广安市党校系统42名相关领导和干部职工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巴山干部学院副院长王全明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巴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底蕴,并代表学院向前来学习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对大巴山干部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谭婷代表全体学员对大巴山干部学院前期所做的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对学员提出希望和要求,一要遵守纪律,严以律己。严守疫情防控制度;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服从领导、带队老师、班委的安排。二要开动脑力,扎实学习。上课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下课要积极主动请教,向各位教师和同行解疑释惑,做一个行动上的“好知巨人”,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三要排查不足,学以致用。希望大家虚心学习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中自查自纠,不断提升完善,将所学运用于工作实践,做到真学真思真改真干。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倍加珍惜培训机遇,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学习热情投身到培训中去,力争通过学习培训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开阔眼界视野,争做一名合格的党校人。(卿露岭)
【课堂教学】
重温革命历史坚守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
——记一堂生动的课《川陕苏区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
7月26日下午,根据教学安排,巴中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王国旗给我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课《川陕苏区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该课主要从川陕苏区革命斗争及其历史贡献、川陕苏区的革命精神特征、川陕苏区革命历史给我们今天的启示三个方面,系统回顾川陕苏区波澜壮阔的历史,客观评价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并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就如何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谈了自己的看法。
在课堂讲授中,王国旗同志从万源保卫战切入课题,借助电影《血战万源》、书籍《傅崇碧回忆录》,将学员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浴血奋战的年代,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地再现了许世友上将、妇女独立团以及傅崇碧少将、徐海东大将不屈不挠、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的感人故事,书写了巴中人民用智慧和血汗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事迹,让参训学员进一步了解了川陕苏区革命斗争及其历史意义,更深刻地领会了红军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该课程寓大道于史实、寓精神于细微,通过详实的史料、黑白的影像、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讲述、鲜活的案例,将沉重、紧张的历史事件同川陕苏区的革命精神予以有机融合,不仅将川陕苏区的这段光辉的历史史实予以清晰再现,还生动地还原了许世友、傅崇碧、张琴秋、王泉媛、王定国等老一辈革命者惊天地泣鬼神不平凡的革命事迹,更将他们身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精准且形象地呈现出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启迪人生。(卿露岭)
【现场教学】
缅怀革命先烈 强化使命担当
——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培训班开展爱国主义现场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继承先烈遗志,加强师资队伍党性锻炼,7月27日,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培训班全体成员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政工会议旧址以及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现场教学活动。
重温入党誓词,回首入党初心。27日上午10时许,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培训班全体成员到达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整座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环抱。在红四方面军烈士纪念碑前,广安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婷率全体学员在烈士纪念碑前集体默哀,向革命先烈三鞠躬并敬献了鲜花,表达了对先烈们深深的哀思。面对鲜红的党旗,在副校长谭婷的领誓下,全体党员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诠释着党校人的入党初心。
聆听守陵人讲微党课,留住红色记忆永不褪色。重温入党誓词完毕后,王坪烈士陵园的守陵人王建刚老先生为全体学员讲述了一场生动的党课,他指出,革命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段难忘的、艰苦的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更是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展现。每一位参训学员聆听后都表示要认真学习先烈的信仰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深刻领悟“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用踏实行动践行我们党校人的初心和使命。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底线。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后,27日下午,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培训班全体成员又先后赴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政工会议旧址以及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在现场教学中,讲解员细致地为大家讲解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的战斗史实,陈列馆里的1000余件历史文献、将帅名录、照片等,全面地展现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培训班全体学员在结束当天现场教学后,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居安思危、时刻保持紧迫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用学术讲政治的方式宣传好新时代党的好声音。(仲萝翔)
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
——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走进“刘伯坚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开展主题教学
7月28日上午,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学员来到“刘伯坚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开展《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主题教学。
佛头南麓,郁郁青青。伟大先烈刘伯坚同志的纪念馆就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佛头山,只见盛开的白玉兰纪念碑高高耸立,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刘伯坚同志光荣而又传奇的一生。
走进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大厅安放着刘伯坚汉白玉塑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纪念馆从“前言”“刘伯坚大事记”“离家去国,寻求真理”“传薪播火,改造联军”“策动兵暴,再建奇功”“留守赣南,英勇就义”“英烈精神,光耀千秋”七个方面,陈列刘伯坚烈士生前珍贵照片、遗物、亲笔书简1000余件,史料丰富翔实,系统地展现了刘伯坚同志光荣而伟大的一生。从《带镣行》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诗行,到《狱中月夜》里英雄赴死、视死如归的气节,大家深深地被革命先烈的事迹所感动,被他身上所体现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的精神所感动。
在“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句句标语,生动的再现了革命先烈们英勇斗争的光辉岁月,使全体学员真切的领悟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打破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斗志,大家感佩于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参观活动结束后,大家表示将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大力弘扬“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革命精神,坚守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的宗旨,不断提升能力水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广安建设高质量的党校教师队伍贡献力量!(孙 西)
【活动快讯】
◆7月26日上午,广安市党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暨夏季培训班全体学员还瞻仰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聆听了微党课《无衔将军——张琴秋》《红色天骄——川陕苏区妇女独立团的巾帼壮歌》;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追忆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了解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和光辉业绩。(卿露岭)
【学习心得】
生死为中国 遗墨展风骨
此次巴中之行三日有余,其间于7月28日参观了刘伯坚纪念馆。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树间,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矗立入云,如顶天立地的革命英雄守卫着土地和人民。纪念馆内展陈实物及图文资料千余件,系统展示了刘伯坚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革命伟绩。其中,刘伯坚身陷囹圄时留下的诗作和家书,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在战火连天、生死难料的艰苦岁月里,革命先烈矢志不渝、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狱中作诗,寥寥数句,豪情激荡,大气悲壮。铁镣能困住战士的双脚,却困不住勇士坚定的革命信仰、轩昂的革命斗志、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三封家书,字字深情,饱含着对亲人的牵挂,对未来革命事业的期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伯坚仍在嘱托妻子努力革命,嘱咐三个儿子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流血牺牲,继续他未完成的光荣事业。正如刘伯坚在给凤笙大嫂的绝命书上所言,“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用短暂的一生捍卫着自己的诺言。他从容赴死、慷慨就义的革命风骨,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刘伯坚烈士的遗墨,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革命风骨,更是革命路上无数仁人志士不畏不惧、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的缩影。这种精神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必将激励今天的我们恪守初心、勇担使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于党校事业中。(黄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