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为2018年春季主体班学员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3月28日上午,为帮助春季主体班学员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来院校为第19期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和第30期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学员作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
李新首先解读了党的十九大的会议主题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无不鲜明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全面规划部署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擘画了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新蓝图。
李新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他为党的新思想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事关发展全局的基本问题,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八个明确”。同时,“十四个坚持”更构成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全党必须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的行动纲领。
李新详细阐述了新时代的内在含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判断,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民需要从“窄”到“宽”,社会状态从“低”到“高”,社会发展由“量”到“质”。根据十九大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根据我省发展实际,也及时提出了未来三十余年的四川方案,那就是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50年全面建成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走在前列。
最后,李新结合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四川谋划解读了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经济强省建设步伐。当前要扎实抓好全面创新改革、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项重点工程”。四川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要实现全面振兴。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深化依法治省实践。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不断提高四川文化软实力。第四,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最后,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准确把握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好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持久战,进一步巩固发展好四川良好政治生态。
第19期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第30期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全体学员、院校部分教职工等共100余人聆听了李新的专题报告。精彩的报告,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中共广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蒙焱雄主持了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