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级部门职级公务员进修班学习简报
【培训动态】
广忠一家亲 同唱“双城记”
全体参训学员到重庆忠县开展培训学习
9月15日--19日,2025年市级部门职级公务员进修班全体学员赴重庆市忠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异地培训学习。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具有联动大三峡、协同渝东南、服务大都市、承接川东北的区位优势。忠县传统忠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于2024年入选《川渝两地机关党建“百优资源”》12个干部培训阵地之一。
在为期5天的课堂教学和案例式现场教学中,大家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丰富忠县“忠文化”新时代内涵》专题教学,了解忠县人文历史、感悟忠诚品格;通过挖掘皇华岛、石宝寨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体会忠县在统筹生态与人文、保护与利用的实践内涵;通过参观忠州博物馆、忠文化展览馆,充分了解忠文化核心要义和忠文化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展现出的新时代内涵;通过白公祠现场教学,学习感悟白居易为官一地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通过调研荣获文旅部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奖的三峡留城·忠州巷子,充分感受忠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貌;通过考察忠州腐乳酿造有限公司,了解三峡移民搬迁企业在经济改革浪潮中发展壮大的生动实践;通过调研香怡社区,了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方式;通过参观忠县党风廉政基地,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法纪法规和思想道德防线。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赴忠县党校异地教学,既是淬炼党性修养、强化政治担当、厚植为民情怀的一次历练,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今后一定认真学习借鉴忠县在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人文历史传承等方面优秀的做法和经验,学以致用,立足岗位,认真工作,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参观感悟】
穿行巷陌间 感悟新传承
——参观忠县三峡留城·忠州巷子参观感悟
上周,我们参观了忠州巷子,一路行来,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朴的建筑与现代业态相映成趣。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也让我们对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有了更深体悟。
一、感悟“保护为先”的历史担当。 忠州巷子作为三峡留城的核心部分,一砖一瓦都承载着记忆。当地政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街巷肌理与传统风貌。这深刻启示我们,推动发展必须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让历史与现代古今交融。
二、感悟“活化利用”的创新智慧。 巷子内,老茶馆、老作坊与创意工坊、特色民宿和谐共生。通过引入新业态、新模式,沉睡的文化资源被激活,转化为发展优势。这种“以用促保”的创新实践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绝非发展的包袱,而是创新的源泉。我们要学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时代光彩。
三、感悟“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 改造过程中,当地政府始终尊重原住民意愿,改善其居住条件。街巷里洋溢的笑脸,是这项工作最温暖的注脚。这让我们更加坚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只有真正惠及群众,发展才有温度,治理才有根基。
四、感悟“融合发展”的战略视野。 忠州巷子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旅游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实现了文化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充分展现了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启示我们谋划工作必须注重协同性、关联性,善于统筹各方资源,实现多维目标下的最优解。
【学员感悟】
吴学军(市委编办一级主任科员):在忠县异地教学期间,我们前往香怡社区学习“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是一次“走进群众、了解需求”的生动实践。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党建+网格’模式整合多部门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经验;与居民交流时,一位老人提到“以前办事跑多部门,现在社区就能解决”。这让我明白: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保障发展”,优化机构职能、调配编制资源,最终是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公共服务更高效。此次实践让我更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今后制定政策需先深入基层调研,确保符合实际、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