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党校
学员心声
首页 > 学员天地 > 学员心声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华电水洛河公司黄剑 
|
来源:培训部  |
时间:2021-06-24 |
浏览:4678
分享到:

通过对党史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与欧洲帝国之间的差距,是一个才学会走路的娃娃和一个已经能在足球场上奔跑的青年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与之对抗,失败是能够预料的,可我们不可能在被欺负打压的时候都不奋起反抗,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从清王朝的失败中我们懂得了落后就得挨打,为了不挨打我们就必须付出常人不能付出的努力去弥补我们的落后,进而跟上他人的步伐,所以我们经历了那一段艰辛的历史路程。也正因为有了无数先辈用生命与智慧探索出的成绩,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从这些先进事迹折射到我们日常工作中,当遇到一个可能达不到的目标任务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和失去信心,一定要努力奋斗,拼劲全力去完成目标,哪怕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可只有我们努力了才不会让自己后悔。

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为了修建成渝铁路,特意去向毛主席汇报的事迹。毛主席对小平同志说要是你能说服我就给你批准。邓小平同志只讲了3点:第一点,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点,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点,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这3条理由让毛主席下定决心修建成渝铁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

小平同志的经历发人深省。遇到困难,我们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找对解决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伟人邓小平在国家当时财政相当困难的前提下还能顺利说服毛主席就是针对问题的本身去剖析,为祖国为人民的切身利益去努力,同时也站在了毛主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因为邓小平同志有这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困难仍能保持清晰的头脑,才能建成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用自己生产的钢轨和枕木建成的铁路。

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样的精神。遇到困难我们要不屈不挠,抓住问题的核心,针对性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